回首2023年,很多人都感觉是特别的“卷”,无论什么事,都是“卷”字当头。其实当下的“卷”只是为了未来的不“卷”。
销量又要创历史新高
就在最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09.3万辆和29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和4.1%,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产销量连续3个月创当月历史同期新高。
如果真的按照这比例去推算,中国汽车的总销量真的有望突破3000万辆“天花板”。因为按照统计,1至11月,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8%。
大胆预测,全年汽车实现同比增长11.7%;那么2024年,产销量有望达到3100万辆,同比增长3%?
一切都是向好的声音!大大的好!中国汽车行业“遥遥领先”世界汽车行业!
经销商依然在苦苦扛
但是这背后,又是多年来震耳欲聋的声音,各大汽车品牌压库的声音,经销商的利润已经被压榨毫无利润。
2023年年初,三大汽车网络引流平台大幅涨价。为此,湖南、四川、安徽和深圳等多省市的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声明,而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呼吁,建议三大汽车网络引流平合暂缓调价。
这件事透露出一个本质上的矛盾:汽车垂直平台想通过涨价多挣些钱,可大多数经销商兜里也没钱,他们正忙着降本增效。
重庆的一位汽车经销商表示,“卖车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好赚钱了,我们必须严格控制成本,线索获取的价格也是节流的主要领域。”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厂商带起的直营模式对传统汽车经销模式的冲击,进一步加剧了经销商们如今的“苦日子”;另一方面,今年业内由新能源车企带头的频繁的价格战,在带动经销商新车销量的同时,却也造成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换句话说,经销商的经营压力依然,降本增效的需求仍在。
降价是永恒的话题
2023年最大的关键词是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价格战”。先是2023年特斯拉扮演“价格屠夫”,两款主力车型大幅降价2至3万元,搅动新能源市场。进入3月,湖北政企合力的汽车补贴为始,一场近年来少有的大规模汽车价格战席卷全国。
当时效果只好,甚至笔者都都打电话问武汉的朋友借用他的户口本要去买一台雪铁龙C6。
降价加剧了消费者观望情绪,不少车企销量不增反降。但是随后,车市逐步回归正常,市场销量也从第一季度的低迷中逐步走强,不过小规模的价格战却从未停歇。进入暑期,曾宣称“不降价”的蔚来汽车全系降价3万元,以提振销量,不少车企也跟风在暑假降价或推出限时优惠举措。
直至此后的“金九银十”期间,到年底。价格战的风潮犹如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收拾了。
不仅仅是传统车企,特斯拉、比亚迪、小鹏、上汽大众等车企纷纷推出优惠补贴,一时间腥风血雨。
你降十万,好的,我降十二万。
笔者就带着朋友去买一个二线豪华品牌的SUV,笔者原本是想着多优惠一点,结果销售顾问直接报价7.2折优惠,一时间,笔者都觉得以媒体的身份去谈优惠都是一种侮辱。
国产品牌的崛起
笔者去年就写过,国产品牌会崛起的事,尤其提到比亚迪在海外扩展版图的事。这一年来先是比亚迪大肆扩张海外版图,上汽集团也正不断以“中国智造”拓展海外版图。先是雪佛兰探界者出口乌兹别克斯坦,接着雪佛兰新科沃兹首次出口墨西哥及加勒比地区,持续在中北美地区实现业务新突破。还有上汽MG,在欧洲和英国站住脚跟大肆扩张的事。
一句话,中国汽车品牌正在走向世界。
还有一件事要引起注意,那就是中国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越来越高。自今年5月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连续5个月超过30%。汽车行业有分析称,市场占有率是关键指标,一旦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突破30%,将产生巨大的市场影响。甚至对燃油车产生冲击,从零配件到技术研发,都将面临重大的洗牌重塑。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在当前纯电车型尚不能完全摆脱里程焦虑的情况下,插电混动、增程式等车型既可以通过加油摆脱里程焦虑,又兼具纯电汽车智能化等优势,收获了一批消费者青睐。
在这些销量中,比亚迪依靠纯电和混动“双轮驱动”,在新能源市场上遥遥领先,11月销量超过30万辆,是排名第二的特斯拉中国销量的三倍多。受益于增程式普及度提升,理想汽车今年在新势力中跑出加速度,目前已连续两月实现月销超过4万辆。同样依靠增程式车型“触底反弹”的还有赛力斯旗下AITO问界,这一带有华为基因的品牌,通过推出增程式车型问界M7,成为四季度市场新贵,销量逼近月销两万辆。
那么关于中国品牌,笔者不得说一句话,还是多多造点老百姓买的起车,动则上百万的车,或者再50万以上的新能源车。让很多消费者敬而远之。
笔者就在前不久陪一个老朋友去买国产品牌的车,朋友逛了四五个品牌。看了一下价格,吓得立马买了一台宝马5系压压惊。
回头撂了一句话:“我穷得只能买宝马5系了!”
世界局势在变,消费环境在变,普通人的消费意识观念也在变。